經營理念

     班級經營得善,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井然有序,教師教學也能更得心應手。以下就四個方面來論述我個人對於班級經營的看法及做法。

一、常規管理:

     初接一個班級,會透過民主的方式選舉班級幹部,來協助經營整個班級的常規。每個幹部各司其職,舉凡課堂秩序、整潔工作、收發作業…等,皆由各個幹部來負責管理,並制定獎懲制度,表現優異予以獎勵,有違規情事者,施予適當的處置。 

二、獎懲制度:

     有效且徹底的實施獎懲制度,可以讓班級常規管理得宜,各項教學得以順利進行與推展。因此,老師必須確實執行各項獎懲措施,學生方能從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進而建立班級常規,學生自發性的為自己與團體爭取榮譽感。 

三、問題行為的處理:

     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,特質與個性也差異很大,在一個大班級共同相處,難免會發生一些問題與糾紛。教師的責任在於引導孩子學習正向的行為,因此當問題行為產生時,應教導孩子解決的方法,並讓孩子在過程中學到何謂正向的行為。個別行為處理的原則,首在釐清孩子錯誤的觀念,給予孩子改正的機會,並提供正向的行為模式;學生之間的問題行為處理,要孩子學會以公平、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老師只是從中協調,予以引導。 

四、親師溝通與合作:

     家長是老師經營班級的好夥伴。經常利用班級親師通訊及聯絡簿,讓家長掌握班上及孩子的大小事,對孩子的學習及個別行為了解越多,參與度便會提昇,隨之而來的配合度也會越來越高。此外,善於利用家長資源,協助推展班級的活動(如晨間讀經、說故事、…等),讓學生從而接觸豐富、多樣的學習內容,對於學科的學習將更有助益。 

     班級經營首在於管理,一旦常規建立好,學生往往能循序漸進的學習。執行時,務必掌握立即性,並兼顧親師溝通。處理問題行為的態度必須堅決,如此孩子便能分辨是非對錯,並可透過同儕制約與適當的勞役處置,讓孩子能在知法守法及和諧、愉快的氣氛中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