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時間:2021-07-24 (更新:2021-07-28 16:02) | 發佈者:hurt |
標題:職業介紹系列1~服裝銷售業者 [第四篇 如何定價] | |
說明視障生受限於視力,較難從視覺觀察各行各業的運作,在升學及就業的時候,常囿於經驗不知道該如何選擇;本系列筆記由各行各業的志工,將工作的場所、工具、工作內容等,把視覺的元素用文字敘寫或口述的方式呈現,讓視障生能夠深入了解各項職業。 本文為「愛閱有聲藝術工作坊」提供。
服裝銷售業者第四篇/如何定價服飾的定價,可依銷售平台分成4個面向如下: 一、流動攤販、傳統市場:這類型主要看業者想賺取多少利潤來定價,例如一件衣服 1000 元,想要賺 500 ,就以 1500 元為最底價,然後再往上加,有些業者也會參考市場上同類型的衣服行情來定價,同時也會預留消費者砍價的空間 ,高成本的衣服利潤,一般是 1.3 倍到兩倍,低成本的衣服則通常可達兩到三倍。 二、商鋪、商圈:這種類型的定價,又依進貨來源分成國內和國外兩個部份:
三、百貨公司、大賣場:這類型的定價,考量因素更多,包括有:成本、耗材、人事費用、百貨公司抽成、目錄廣告行銷、信用卡機制抽成、以及百貨公司的週年慶促銷,和換季折扣等等,因此在定價上幾乎要是原價的 3 倍以上,才能稍稍有利潤可言。 四、電商平台:這類型的定價,在服裝部份通常是以 1.3 到 1.8 倍的利潤來定價,另外也可參考其他相同通路的業者,對類似衣服的定價是多少,以此來作定價的標準。 接下來談談定價的一些習慣原則 , 大部分業者定價會以 8 和 9 做為尾數,一方面討吉利,另外一方面是: 199 和 200 元的差異,會讓消費者產生錯覺, 以為是 100 元和 200 元的差異。 再來還要談的一個觀念是:有些業者,因為不想有庫存,所以有時會以成本價出清,或甚至低於成本價賣出,為的是增加資金的快速流動,事實上,也只有全部出清才算真正獲利了結,也因此才產生了所謂的切貨業者,專門以低價大量買進這些出清的庫存。 總而言之,服裝訂價的學問可深入也可淺談,以上所說的只是初步的概念,每個業者對自己所賣的衣服各有不同的評估,也有不同的銷售手法,例如一些剛入門的業者,就可能挑一些服飾以低價來當犧牲打,先吸引人潮,衝買氣,藉此達到帶動其它服飾銷售的目的,同時也能增加知名度,諸如這些不同的因素,都會讓業者在定價時,因為種種不同的目的,而有不同的考量和策略,箇中玄機,基本上必須真正深入其中,歷練一段時間後,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定價哲學。 |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