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繪畫發展研究各家之分期表
學制 | 學前階段 | 國小 | 國中 | ||||||||||||
幼兒 | 幼兒園 | 低年級 | 中年級 | 高年級 | |||||||||||
年齡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
皮亞傑認知理論(J.Piaget) | 感覺動作期 | 運思前期 | 具體運思期 | 形式運思期 | |||||||||||
庫克(E.Cooks),英,1885 | 筋肉運動塗抹--------->筋肉漸受精神指揮--------->思考受想像影響------->具有基本組織的要素 | ||||||||||||||
凱斯欽泰納(Kersche-nsteeinor)德,1905 | / | 塗鴉期 | 線與形式欣賞期 | 外貌表現期 | 立體形式表現期 | ||||||||||
魯奎(G.H.Luguct)法,1927 | 塗鴉寫實------>未完成寫實------>智性寫實 | 視覺寫實 | |||||||||||||
柏特(C.Burt)英,1922 | / |
塗鴉期 (4-5歲線畫) |
記述象徵期 | 記述寫實期 | 視覺寫實期 | 抑制期 | 藝術復活期 | ||||||||
格塞爾(A.Gosell)美,1928 | 撞碰亂畫 | 圖形塗鴉 | 命名塗鴉 | 圖式開始 | 注意部分 | 注意細節 | / | ||||||||
英格(H.Eng)挪威,1931 | 塗鴉--------->圖式化--------->平板畫階段--------->線造型繪畫與線空間繪畫--------->裝飾文字插圖 | ||||||||||||||
魏達爾(C.W.Waddle) | / | 塗鴉期 |
藝術錯覺期 (10歲以後-自我意識期) |
||||||||||||
藤岡龜三郎,日本 | / | 觀念時期 | 寫實時期 | 理想時期 | 趣味時期 | ||||||||||
關衛,日本,1931 | / | 始源描繪期 | 觀念描繪期 | 自覺描繪期 | |||||||||||
觀念時期 | 寫實想像 | 觀念後期 | |||||||||||||
黃翼,中國,1938 | / | 塗鴉期 | 象徵期/過渡期 | 定型期 | 寫實期 | ||||||||||
湯姆林遜(R.R.Tomlinsion)英,1947 | 幼兒期時代 | 圖式時代 | 擬寫實時代 | 寫實化和自覺的時代 | |||||||||||
羅恩菲爾德(V.Lowenfeld)美,1947 | / | 塗鴉期 | 前圖式階段 | 圖式階段 |
寫實萌芽階段 (群體期) |
擬似寫實階段 | |||||||||
凱洛格(R.Kellegg)美,1969 | 偶發圖形與塗鴉、形狀和圖形系統、結合體表現、集合體表現、曼陀羅表現 | 圖畫階段 | / | ||||||||||||
艾斯納(E.W.Eisner)美,1976 | 機能快感階段 | 圖畫記述階段 | 再現的階段 | ||||||||||||
葛德納(H.Gardner)美,1980、1982 | 塗鴉階段 | 圖式階段 | 寫實階度 | ||||||||||||
初期知覺 | 待號象徵的認知 | 寫實主義高峰 | 美學的感受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