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級大小事

發佈時間:2015-12-22 (更新:2015-12-24 09:15)發佈者:寧定威
標題:1223孩子的話…… 故事名稱:《重生》

  1849年12月22日,費奧多爾‧米哈伊洛維奇和十四名囚犯被人從牢裡拉出來,寒風如針刺進骨髓,他們被帶到練兵場的平台上。費奧多爾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被捕,也沒有人告訴他罪名,和他關在同一個牢房的人情況也差不多。不過,他們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都讀過「社會社義」的書和許多被禁的文學。

  一名執行軍官走了出來,對他們宣讀審判的結果,他們的罪名是「反叛沙皇」,判決是「死刑」。這下,費奧多爾明白他們站的地方是「刑台」,一位神父翻開聖經,為他們做死前禱吿。費奧多爾沒有聽神父在唸什麼,他眼前閃過因肺結核而離開人間的母親,他想到最崇拜的詩人普希金的猝死,他想到他短短一生,厄運不斷,現在已經在盡頭邊緣。

  「舉槍───瞄準───預備───」

  費奧多爾心跳快得像要爆裂,他的腦子動得更快,意念在他眼前快速浮現、旋轉。突然,雪中出現一個騎馬的軍官,揮著白手帕,大喊暫停。軍官下馬後,告訴大家:沙皇仁慈,赦免他們的死罪。費奧多爾被改判決在西伯利亞服苦役,他這一去就是十年。他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沙皇精心設計,沙皇要給這些年輕知識分子一點教訓,並不想奪走他們的生命,所以安排槍決,然後槍下留人。

  一隻螞蟻爬過你的眼前,把牠捏死?放牠過去?還是手指來回嚇牠,看牠為活命而掙扎?不管你如何操弄牠的命運,螞蟻仍是螞蟻,並不會因此折磨而有變化。但如果換做是人呢?

  沙皇不知道,他赦免的費奧多爾,後來流放回來,寫出俄國最偉大的幾部小說,《地下室手記》、《罪與罰》、《白痴》和《卡拉馬助夫兄弟們》。是的,他就是「杜斯妥也夫斯基」。

 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筆如手術刀,能鋒利地剖析人內心的分裂,揭開人肉體與精神的痛苦,尤其對死刑犯的內心、思想的描寫,沒有人能寫得比他更深入,因為他喝過生命盡頭的河水,才能寫出如此悲傷的歌。就如他在《卡拉馬助夫兄弟們》中寫的:

  人一旦拋棄了奇蹟,他同時也就會拋棄了上帝。因為人尋找的與其說是上帝,還不如說是奇蹟。而既然人沒有奇蹟就無法過下去,他就會為自己去造出新的奇蹟。他自己的奇蹟。

 

※參考資料如下:

※費奧多爾·米哈伊洛維奇·杜斯妥也夫斯基@維基百科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2%BB%E5%A5%A7%E5%A4%9A%E7%88%BE%C2%B7%E7%B1%B3%E5%93%88%E4%BC%8A%E6%B4%9B%E7%B6%AD%E5%A5%87%C2%B7%E9%99%80%E6%80%9D%E5%A6%A5%E8%80%B6%E5%A4%AB%E6%96%AF%E5%9F%BA

※從「罪與罰」到「白癡」──站在二十世紀面前的文學先知
http://life.fhl.net/Literature/ni_do/007.htm